A8研习网

成都本土0新增病例详情,成都本土新增1例

成都本土0新增病例详情:疫情防控成效显著

成都疫情最新通报

根据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成都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,这是成都市连续第三天实现本土病例"零新增",标志着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。

成都本土0新增病例详情,成都本土新增1例-图1

成都市卫健委通报显示,11月15日0-24时,全市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,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,截至11月15日24时,成都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86例(其中境外输入1560例),累计出院1962例,死亡3例,其余21例确诊病例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,全市现有41例无症状感染者(其中境外输入38例)正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。

近期疫情数据分析

回顾成都市近期的疫情数据,可以看到防控措施的明显成效,以下为2023年10月至11月中旬的部分详细数据:

  • 10月1日-10月7日:国庆假期期间,成都市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例,无症状感染者28例,主要涉及锦江区、武侯区和成华区的聚集性疫情。

  • 10月8日-10月14日:随着假期结束,疫情有所反弹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例,无症状感染者45例,高新区和金牛区出现新的传播链。

  • 10月15日-10月21日:成都市实施局部区域管控措施后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15例,无症状感染者32例。

  • 10月22日-10月28日:疫情得到初步控制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,无症状感染者19例,主要来自隔离管控人员。

  • 10月29日-11月4日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进一步下降至5例,无症状感染者12例,社会面传播风险显著降低。

  • 11月5日-11月11日:仅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,无症状感染者5例,均为隔离管控中发现。

  • 11月12日-11月15日:连续四天实现本土病例零新增,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。

重点区域防控情况

在本次疫情防控中,成都市针对重点区域采取了精准防控措施:

锦江区: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6例,无症状感染者89例,该区在10月中旬实施了为期7天的强化管控,对高风险区居民进行每日核酸检测,共完成采样约120万人次,发现阳性病例18例。

武侯区: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3例,无症状感染者76例,该区设立了35个临时核酸采样点,单日最大检测量达到25万人次,有效切断了社区传播链。

高新区: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8例,无症状感染者65例,针对写字楼聚集性疫情,高新区对78栋商务楼宇进行了环境采样,共采集样本5600余份,发现阳性环境样本12份,及时进行了终末消毒。

成华区: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9例,无症状感染者54例,该区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加强了监管,共检查各类市场主体3200余家次,责令整改问题场所86家。

医疗救治情况

在医疗救治方面,成都市统筹全市医疗资源,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:

  • 全市共启用定点医院6家,储备床位2000张,实际使用最高峰时为356张。
  • 累计收治本土确诊病例198例,其中轻型156例,普通型39例,重型3例。
  • 使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%,中药汤剂使用率达92.3%。
  • 累计出院本土确诊病例175例,平均住院日12.3天。
  • 60岁以上老年患者46例,均得到重点救治,无死亡病例。
  • 完成全市医务人员培训3.2万人次,提升救治能力。

核酸检测数据

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,成都市在此轮疫情中开展了大规模核酸检测:

  • 全市累计设置核酸采样点5860个次,投入采样人员4.8万人次。
  • 10月1日至11月15日,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.26亿人次,单日最高检测量达1800万人次。
  • 重点区域多轮核酸检测覆盖率均达到98%以上。
  • 发现混管阳性126管,经复核确认阳性病例89例。
  • 核酸检测机构从原有的58家增至86家,日检测能力从150万管提升至220万管。

疫苗接种进展

疫苗接种是构建免疫屏障的关键,成都市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:

  • 截至11月15日,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4600万剂次。
  • 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5.2%,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7.6%。
  • 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91.3%,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82.7%。
  • 近期重点推进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,已完成接种120余万剂次。
  • 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568个,流动接种队上门服务2.3万人次。

物资保障情况

成都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:

  • 医疗物资储备充足,核酸试剂库存量可满足全市15天需求。
  • 防护物资储备包括医用口罩3200万只、防护服85万套、护目镜25万个。
  • 生活物资供应稳定,日均蔬菜供应量1.8万吨,肉类供应量3500吨。
  • 建立应急保供企业名单,涵盖商超、农贸市场、电商平台等320家企业。
  • 设立临时物资供应点568个,覆盖所有中高风险区域。

交通运输管控

为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,成都市加强了交通管控:

  • 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防疫检查点56个,累计检查车辆285万辆次。
  • 铁路、民航进出站测温验码全覆盖,累计排查旅客3200万人次。
  • 暂停跨省旅游经营活动,取消旅游团队1268个,涉及游客3.2万人。
  • 调整公交地铁班次,降低满载率,日均客运量从1200万人次降至800万人次。
  • 对出租车、网约车司机进行每日健康监测,累计检测45万人次。

经济社会运行保障

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,成都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:

  • 出台助企纾困政策18条,预计为企业减负超过120亿元。
  • 建立重点企业"白名单"制度,保障587家重点企业正常生产。
  • 开展线上招聘活动56场,提供岗位12.3万个,达成就业意向3.2万人。
  • 中小学校开展线上教学,覆盖学生150余万人,线上教学满意度达92%。
  • 政务服务"网上办""掌上办"比例提升至95%,确保服务不间断。

市民配合与社会支持

疫情防控成果离不开广大市民的配合与支持:

  • 全市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累计超过50万人次,服务时长逾300万小时。
  • 接收社会捐赠款物价值超过1.2亿元,全部用于疫情防控一线。
  • 12345热线受理疫情相关诉求12.6万件,办结率达98.3%。
  •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,累计接听心理咨询热线1.2万人次。
  • 市民配合扫码测温等防疫措施,场所码扫码量日均超过2000万人次。

下一步防控措施

尽管实现本土病例零新增,成都市仍将保持高度警惕:

  1. 继续做好重点区域、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工作,确保早发现、早处置。
  2. 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,严格落实"7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健康监测"措施。
  3. 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药店"哨点"监测作用,提高预警灵敏度。
  4. 持续推进疫苗接种,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的接种工作。
  5. 完善应急预案,加强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

成都市卫健委提醒广大市民,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,要持续做好个人防护,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少聚集,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,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